妈祖动态

瓷国琨瑜:德化窑妈祖坐像

来源:网络收集    编辑发布:妈祖弟子
  以中国东南海为中心形成的妈祖信仰,历史已上千年。妈祖又被称为天妃、天后娘娘等,在对其真人真事的演变中,最终被奉为海上的保护神。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妈祖信仰成为航海者的精神寄托。收藏于福建博物院的明“德化窑妈祖坐像”(见图),便是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德化窑妈祖坐像”通高19.1厘米,底径长13.9厘米,从坐像大小、保存现状来看,为供祀对象的可能性较大。这件坐像也是已知明代白瓷妈祖塑像中工艺成熟的精品。坐像中,妈祖头戴方形平顶冠,身穿冕服,肩披帏,双手藏袖于胸前,正襟端坐,左右分立“千里眼”与“顺风耳”二属——他们是传说中妈祖于23岁时收服的金、水之精。造型上,妈祖的平顶冠,胸前平端的双手与两臂,端坐时两膝的点位以及坐像的底部,构成了整体平行的四条线。左右分立的二属,平顶冠、妈祖衣袖呈现出的垂线,更是增添了塑像的平衡感,使整座塑像端庄大方,给人平稳安定的视觉感受。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有美”也是该塑像艺术效果不容忽视的另一重要因素。作为德化窑白瓷产品,其胎料采用氧化硅成分高的瓷土,烧成后胎体坚硬,加之含钾成分较高,所以具有很强的透光感;又由于釉料所含的氧化铁特别低,烧成后白度自然增高。所以从视觉上看,该塑像整体趋向纯白但是又非雪白,展露出凝脂般的温润质感,呈现出祥和之气。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德化制瓷史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时期,到了宋元,德化所产的白釉、青白釉等瓷器已经声名远播,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在国内外很多地下、水下遗址中都有发现。如1976年发掘的宋元古窑址德化屈斗宫窑址,作为外销瓷数量最多、销地最广的瓷窑之一,其出土的大量军持、高足杯、直道纹洗、墩子式碗、折腹弦纹碗等具有元代特征的器物,在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发现;1987年中国水下考古队在广东省阳江市海域中发现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其装载的陶瓷中也包含有大量德化瓷器。

  明清时期,德化制瓷工艺达到顶峰,烧制的白瓷瓷胎致密,釉色纯白,质润如玉,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等,外销至欧洲时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故也被誉为“中国白”。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德化白瓷工坊线上还出现了大量根据欧美国家下单制作的符合其审美的白瓷造型,如牛奶罐、咖啡杯、茶叶过滤器等。这些白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热销海外,在现今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地的博物馆及民间,都收藏着许多类似这样的德化窑白瓷珍品。

  德化白瓷表现最多、艺术成就较为突出的,是人物瓷塑,尤以明代瓷塑大师何朝宗的作品最为有名。其作品被日本以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视为神物至宝,在西欧人眼中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其影响之广可见一斑。

  德化窑白瓷人物塑像,以观音为主,也有民间宗教诸神,如八仙、天妃、关帝、福德正神、文昌帝君、真武帝君等。这与福建民间信仰气氛浓郁息息相关。神灵虽众,但其中妈祖信仰影响巨大,这件“德化窑妈祖坐像”便是这一信仰下的产物。今天在莆田、南京、长乐、泉州乃至“郑和下西洋”活动中所停留过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有与妈祖相关的遗迹,如南京龙江天妃宫、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古琉球国的上、下天妃宫等。这些是妈祖信仰跟随船队在国内外传播的实例,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例证。

  (作者为福建博物院馆员)

        

  知识链接

  “妈祖信仰”的海外传播

  学界大多认为,妈祖为福建莆田湄洲人,姓林名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湄洲湾一渔村。据说她生前能预知海难,28岁去世后时显灵应,济助舟航,是沿海居民面对波云诡谲的大海时最崇敬的信仰。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推动了妈祖信仰的传播。据记载,每次下西洋时,郑和船队都在福建长乐驻泊,等候东北顺风开洋,并“尽诚于神明”——开展修建寺庙、宫殿,刻碑、铸钟等祭天妃活动。现收藏于长乐“郑和史迹陈列馆”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又被称为“郑和碑”),其碑额及碑文便揭示了立碑目的以及妈祖信俗在海事中的积极作用。“郑和下西洋”所停留过的国家和地区,大多发现有与妈祖相关的遗迹,海外修建的妈祖庙宇与神祠更彰显了其影响力。

  历经宋、元、明三代发展,妈祖信仰从湄洲湾扩至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以及世界各地。据统计,全世界现有妈祖庙宇5000多座,遍布26个国家和地区,妈祖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海洋保护神。

  (樊俊娇)



本文源于互联网或妈祖弟子编辑整理发布,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