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动态

“听”石湖妈祖讲海丝古今

来源:网络收集    编辑发布:妈祖弟子

  元旦期间,一部《海丝传奇——泉州》的纪录片在央视《国宝档案》播出,让更多的人了解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故事和文化。石狮市石湖村,这里有六胜塔、林銮渡等海丝遗迹景观,引来节目组几次取景,探秘海丝的故事。而当地文史爱好者告诉记者,石湖村供奉的妈祖神像,见证着海丝文化,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

  郑和行经石湖村

  妈祖“不肯去”

  千年的林銮渡,像一位老者一般,亘古守着潮起潮落。碧波粼粼的尽处,就是泉州后渚港。林銮渡的岸边,一尊妈祖神像被供奉在小庙里,接受着渔民的朝拜。石湖村老人说起石湖妈祖的故事,爱从林銮渡前那个“镇海神针”的传说讲起。

  石湖村郭文化先生介绍,相传当年郑和船队第五次下西洋,船队停靠泉州港,分散停泊在蚶江石湖的海面上,一天突发狂风骇浪,三保公将“镇海神针”抛下海,顿明风平浪静。1981年9月,在蚶江与石湖之间海面一处叫“涂墩沟”的地方,这根“镇海神针”出土,重达758.3公斤的巨型四爪铁锚露出海泥,斑斑铁锈书写着泉州海丝的辉煌,如今成为泉州海交馆的镇馆藏品之一。

  在石狮石湖村,还流传着“不肯去妈祖”的故事。郑和下西洋时常率同船队祭拜海神妈祖,祈求庇佑船队平安。永乐五年,郑和曾奏令福建镇守官修建泉州天妃宫。他第五次下西洋时(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停泊在石湖港的船队要祭拜妈祖,可当时的石湖村没有奉祀妈祖。泉州知府陈立命人从石湖村对面的大坠岛请来一尊妈祖神像,安放在石渔村供船队祭拜。据称,郑和船队欲开航南下,知府等人要恭送妈祖娘回庙,可是连续几天起大风,几次要出航都不能成行。当时村民认为这是妈祖“神意”,意留在石湖庇佑出海的渔民们,于是将这尊“不肯去妈祖”供奉在了石湖的庙內。

  历史沧桑,时代变迁,因公庙荒废,清同治十二年这尊妈祖移驾至城内林銮古渡口英烈侯宫内奉祀。“文革”时期供奉的妈祖被毁,后来村民照着旧样重塑了金身,安奉在林銮渡旁,延续供奉“海神妈祖”的习俗。

  让古老的妈祖文化

  在现代绽放新生机

  妈祖文化与海丝文化影响着石湖村祖祖辈辈。

  “石湖申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今正在规划将辖区内的历史遗迹串成一条旅游线路,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建设新型社区,既保护海丝景点,传承祖祖辈辈一代代流淌下来的海洋文化的魂,也让老百姓享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成果。”石渔村村支书郭志猛说,石湖人以海为生,妈祖文化在石湖有着深厚的影响,保护好海丝遗迹,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绽放新的生机,得以更具象地传承和弘扬,是这一辈石湖人的责任。

  这些年,复建已废的石湖天妃宫成了很多村民的心愿。从去年起,当地乡贤慷慨解囊,在林銮渡的附近辟地建设妈祖民俗文化广场公园,其中一个景点就是要建造一座石湖妈祖宫,让“妈祖文化”看得见。石湖妈祖宫位于石湖寨石山边,属海丝整治片区范围内,将开发成海洋与石湖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文化创意园。

  这一规划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批复支持,从六胜塔公园到妈祖民俗文化广场公园、石湖寨城、水尾塔、八角井,到林銮渡、再借亭,整条旅游带穿起了千年的记忆,这些自五代、唐、宋、明遗留至今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让人细细品鉴。




本文源于互联网或妈祖弟子编辑整理发布,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删除!